湖南强推的“‘一条龙’体教联合办学”是什么?

2025-03-05 17:25:0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周佩]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蔡矜宜

让体育成为所有孩子共同的爱好,成为部分孩子的职业选择,使得拥有体育天赋的孩子能够在职业体育道路上走得通、走得远。今年,湖南将积极探索推进体教融合,推动运动项目和中小学开展“一条龙”体教联合办学。那么,什么是“一条龙”体教联合办学模式?我省在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有哪些经验做法?本期访谈,记者就“如何持续提高青少年体育发展质量”采访了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

记者: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探索推进体教融合,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省内各市州有哪些模式或者在进行怎样的探索吗?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黄建清湘西州体教融合的“湘西模式”典型经验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进行了推荐;湘潭市全力推动“苗圃工程”“伯乐工程”“精品工程”;长沙市体育局与体育特色学校联合,在皮划赛艇、女篮、游泳、羽毛球、网球、举重等项目进行专业队共建,如皮划赛艇项目与麓山滨江实验学校共建,游泳项目与怡海中学共建,女篮项目与雅礼中学共建;益阳南县体校搬迁至桂花园学校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真正实现了体校办学“三集中”。我们大力推动的运动项目和中小学开展“一条龙”体教联合办学模式,有很多市州和区县正在进行尝试。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被全国推介的“湘西模式”。该模式之所以能在全国推介,有哪些创新之处和亮点特色?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黄建清湘西的体教融合模式比较典型,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它主要是依托学校开展体育项目训练走出了“机构一体化、体校集中办、师资三互派、资源六进校、赛事成体系”的体教融合“湘西模式”。湘西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当地对体育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整体规划他们在机构、机制、赛事、队伍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比如湘西州在机构上“一体化”,将教育、体育部门合并为教体局,学生学籍由自治州教体局统一管理,运动员学生从小学可直升初中、高中就学,有效解决了优秀运动员升学断档难题。自治州所辖县市采取独立办学、联合办学、优质项目进学校、“基地+体校”等方式恢复业余体校,例如永顺县业余体校依托灵溪第一完全小学办学,主要发展体操项目,这里也是“湖南省体操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该校一个周期能向省队输送十几个体操苗子。此外在师资方面,他们是实施普通学校、业余体校、单项基地师资“三互派”。

记者:那什么又是“一条龙”联合办学模式?和传统特长生模式相比有什么不同?目前这个模式在省内开展情况如何?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黄建清“一条龙”联合办学模式就是打通小初高的升学通道,形成阶梯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由几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共同参与,小学阶段全面推广,初中和高中则提供更专业的训练。

这和传统特长生模式不同传统特长生模式下,项目发展可能会断层,初中、高中招生缺乏连贯性,而“一条龙”模式能保证项目的持续性发展。而且“一条龙”模式更强调整体布局,每个学校有明确的项目分工,能让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稳定的训练环境。

目前全省“一条龙”模式还在推进中一些基础好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开展得相对较好,游泳项目在芙蓉区也有不错的发展。长沙和株洲都是通过认定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来推进“一条龙”的培养模式。2023年,株洲市认定了第一批共计55个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20个体育类项目,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培养模式;长沙市市级初中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5个,涉及篮球、田径、游泳、击剑等13个项目,解决了体育苗子“小升初”问题。

其中值得一提是长沙市芙蓉区,他们形成了3所小学+1所初中(一中双语实验中学)+1所高中(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基地校布局,形成纵向贯通的“一条龙”培养链,确保游泳人才持续成长。芙蓉区教育局与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颁布《芙蓉区青少年游泳项目强区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基地校布点——课程贯通——升学直通”的链条设计,真正实现了游泳项目“普及有广度、竞技有高度、成长有通道”的目标,为青少年体育人才贯通养提供了可复制的“芙蓉模式”。

记者:除了“一条龙”模式省队校办”“市队校办也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模式目前我省有哪些项目是通过这个模式开展的,效果如何?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黄建清省队校办”“市队校办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省一级就省队落户学校进行了尝试,如以长沙雅礼中学为依托组建省青年女子篮球队;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省空手道队等,形成了体教两家联合推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共建竞技项目和运动队的新局面。

市一级采取学校与市体校合作联办运动队的方式,如长沙市体育局与长郡浏阳实验中学共建举重队、与长郡滨江中学共建羽毛球队,娄底市乒乓球队由娄底一中承办等,都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记者:这些多种多样的体教融合模式最终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呢?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黄建清:体教融合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让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属于群众体育范畴;二是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通过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扩大体育人口基数,然后选拔优秀苗子进入专业训练体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一审:夏博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