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体教融合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工作

2022-12-28 17:24:4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尹虹] [责编:熊星]
字体:【

       导读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群体不仅是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的主体,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生后备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重视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筑基作用    
张姗 欧岳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都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五育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具有养德、益智、勤劳、尚美的育人作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普遍发挥不够,甚至将其作为锦上添花的教育事项。鉴于此,应更加重视体育在 “五育并举”中的筑基作用,进一步丰富以体育人内涵,推动实现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积极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以体树德,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学校体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体树德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努力增强身体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二是提高体育教师德育水平。体育教师应增强德育意识、创新德育方法,善于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长跑项目、支撑跳跃、球类教学中鼓励学生严于律己、加强协作、勇于克服困难。三是丰富校内外体育活动。推动建立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体育教育系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

(9月28日,澧县第二中学体育场,参赛选手在进行100米跑步比赛。柏依朴 摄)
以体增智,助力青少年智力发展。运动不仅健身还可健脑,对人的压力、焦虑、抑郁、专注力、判断力等都具有改善作用。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可显著改善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以体增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为其智力水平提升创造条件。没有好的体力,智力发展就失去了根基。二是创造体育锻炼机会,促进大脑功能改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大脑功能,提升人的分析、想象、判断等能力。此外,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更加精力充沛、专注、乐观地投入学习。三是加强学科融合,助力以体增智。通过精细设计,将体育学科与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有机融合起来,助推青少年智力发展。
以体育美,培育青少年美学素养。美育的任务是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具有丰富的美育价值,体育中的运动美、形体美、健康美、韵律美等均是美的重要载体。以体育美可从以下方面推进: 一是教师方面,讲究语言美、动作示范美、形象仪表美、精神气质美等,使体育教师成为体育的美学诠释师;二是教学方面,注重方法手段的艺术化,使体育成为美的唤醒符号。比如在充分展现健、力、美高度统一的同时,配上节奏鲜明的韵律音乐,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三是学生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身心健康方为美”的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体育美的体验者与创造者。
以体促劳,推进青少年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体育促进劳动教育的关键点是价值观、素质与体能,青少年通过体育参与、体育技能习得、体质健康活动能增进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质、增强劳动体能。一是通过体育参与增进劳动意识。让学生分工合作,做好体育场地布置、体育器材借取登记及搬运还送事项,保证体育活动顺利完成,可增进学生的劳动意识,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二是通过体育技能习得提升劳动素质。学生通过练习体育技能,可培养劳动技能;通过接受体育安全教育,可培养安全劳动能力;通过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可培养良好的自主劳动素养。三是通过体质健康活动增强劳动体能。体育运动中的走、跑、跳、投、跨、掷、射与跃等动作姿势,都来源于人类劳动实践。体育运动来源于劳动又促进了劳动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整体,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的同时,也增强了劳动体能。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城市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

多措并举,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    
汪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培养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首次专章部署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深化体教融合政策精神,推动发挥学校技能普及、体校专业化训练、社会力量个性化培训功能,推动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我省须着力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发展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涵养青少年体育精神,推进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
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推进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大力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标准评估制度,推动俱乐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后备人才培养、赛事活动组织等,加强第三方评估和监管;制定体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专业支持;扶持青少年体育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枢纽作用。二是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满足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需求,引导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课、体育锻炼提供场地支持和服务,鼓励面向青少年公益性开放;加强社区活动场所、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和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家门口”的运动乐园;加大对薄弱学校尤其是偏远乡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补给力度,规范体育场地建设使用,确保按照新课程标准落实教育器材的保障和使用。三是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推进各单项运动协会构建并完善大众教练员培训体系,鼓励青少年体育行业协会探索建立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员、青少年运动防护师、幼儿(亲子)运动指导师等培训及资格认证体系;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规模,更好地为青少年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
加强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由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一体化设计、共同组织、统筹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联合制定年度竞赛计划,以 “推动普及、促进提高、选拔精英”为目标导向,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平台;制定符合教育、体育发展规律的青少年学生运动员注册办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并确保青少年体育赛事成绩应用于学生评价、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二是消除青少年体育赛事融合壁垒。加快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政府相关调控机制建设,支持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体育治理;充分发挥单项运动协会的专业性、权威性作用,支持单项运动协会履行赛事设计、组织、审批、认证、管理、监督等职能,促进青少年体育赛事的精准定位和健康发展。三是拓宽赛事资源渠道,打造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依托新媒体等加强赛事宣传,办好湖南省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充分挖掘赛事内涵、拓宽传播渠道,提高赛事影响力与市场化效应,打造赛事自主IP。
涵养青少年体育精神。一是弘扬体育精神。充分挖掘体育育人的多元价值,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组织优秀知名体育运动员进校宣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树家国情怀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增强不怕苦、不怕累、为目标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二是宣传体育文化。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渠道,加强青少年体育宣传引导,讲好体育故事、传播体育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三是扩大体育交流。搭建平台,在国际国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交流与合作,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工程,向世界阐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湖南打造更多“体育名城”和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


推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提升体育师资育人素养    
任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要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建设体育强国最具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任务,是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目标的关键所在。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体育教师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支撑,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须推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加强师德建设、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大力提升体育师资育人素养。
重塑认知,激发体育教师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继续教育是体育教师实现“再次成长”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学科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中应注重引导体育教师廓清对继续教育的认知,通过科学推动、有序安排增强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激发其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一是重视体育学科建设,创设继续教育环境。在校内为体育教师打造教研、赛课、课题研究等平台,拓宽教研工作空间,增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与质效;同时积极对接校内外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开展多样化培训研学活动,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自我提供支持。二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丰富继续教育内容。通过师德标兵模范引领、师德宣讲交流等活动,促进体育教师强化职业认同、升华职业理想、坚持立德树人;激励体育教师紧跟青少年体育发展前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无愧于新时代赋予体育教师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使命与担当。三是拓宽继续教育渠道。鼓励并支持体育教师把握多元化继续教育机会,通过参加体育名师研修工作室学习、参与“国培”专项培训、外出学术交流等方式充电提升。

(蓝山县职业中专组织骨干教师开发创新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杨雄春 刘爱菊 摄影报道)
统筹协调,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广受益、多层次、持续化的继续教育实施体系,为提升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提供保障。一是长效规划,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内涵建设。建立继续教育跨部门协同机构,统筹指导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坚持科学育人观,健全知识、学术支持服务体系。二是系统构建,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继续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完善“国培作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校本重教研”的体育教师四级继续教育体系。厘清四级培训功能定位——“国培”项目主要面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市级培训项目主要面向高中阶段体育教师;区县级培训项目覆盖每一位体育教师;校本研修重在提升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而实现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三是有效调控,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体系建设。以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融合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质量评价模型,形成动态的、可扩充的质量评价信息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制定和执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改进计划,提升继续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纵横联动,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新发展格局。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优质资源,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构建“纵横联动”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为体育教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专业发展赋能。一是优化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可共享的体育教师教育资源数据库,推动网络继续教育从以课程讲授为主向强化研修模式转变,利用优质数字资源构建高效学习共同体,引导体育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智能化学习。二是建设体育教育智库。以体育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为主,以跨界的其他学科专家学者为补充,构建专业化、多层次、宽领域的体育教育智库,使体育教师通过与智库专家研讨互动获得专业支持和帮助。 三是持续实施体育“名师工程”项目。探索建立“名师-卓越教师-骨干教师”三级教师培训体系,由专家型体育教师推动教学群体内部互相学习、协同发展,形成信任、互惠、合作的体育教师团体文化,充分发挥体育名师“头雁效应”和体育教研队伍“传、帮、带”的“乘数效应”。
(作者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

强化多方协同供给 丰富体育课后服务    
常允涛 徐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我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今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将体育类活动课程作为课后服务基本的、必备的形式之一,统筹整合资源,推动专业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提升的领域,主要体现为:学生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体育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心理负担加大、角色负担加码;体育课后服务惠及面不广、实效性不强、监管力度不够。破解这些问题,须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健全保障机制、构建管理体系,以全面提升体育课后服务实效。
引进社会资源,构筑多方协同供给新格局
为缓解学生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需求与体育课后服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应积极引进社区、家庭、高校、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俱乐部等社会资源,通过各主体充分沟通协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一定规则指导下协调行动、共同提供体育课后服务。
引进家长资源。通过家委会,邀请有意愿且有体育职业资格证的家长协助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或担任体育课后服务的教练员,给予其一定报酬与精神奖励,以更好调动家长的积极主动性。

( 新田县龙泉四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体育、艺术、书法、音乐等多种课后服务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刘贵雄 张平芬 摄影报道)
引进公益资源。各中小学可与周边社区、高校等开展合作,利用社区、高校的场地设施资源,并请社区体育指导员、高校体育专业师生提供公益性的体育课后服务。可借鉴国外经验,动员居住在社区内的离退休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体育课后服务。
引进市场资源。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投标方式,遴选资质良好的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提供学生喜爱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比如乒乓球、轮滑等,并提高体育课后服务质量。
健全保障机制,探索提质增效新举措
建立完善的体育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是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应建立健全体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学生安全保障机制、质量评估机制,以推进体育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建立健全体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并非法定的义务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而是由中小学校提供的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应主要由政府和家庭共同分担服务成本,同时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可探索建立健全“政府财政支持+家庭合理分担+社会捐赠”的经费筹集机制,多渠道筹集体育课后服务经费。
建立健全体育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机制。应制定体育课后服务安全预案,细化安全举措,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及各供给方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工作,传授运动安全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识别、规避运动风险的能力;家长可为孩子购买体育运动意外险。
建立健全体育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应由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共同参与制定体育课后服务评估标准及具体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科学有效;由学校协同家长、学生、供给方等多元主体共同对体育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体育课后服务评估。
构建管理体系,厘清协同治理新思路
体育课后服务作为教育服务的延伸,不仅关乎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还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职能的定位与分配,亟需构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体育课后服务协同管理体系,使各利益主体在制度框架下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构建多方协同推进体系。政府负责出台政策、统筹指导、协调经费、督导评价;学校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落实、加强监督;家庭应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参与提供体育课后服务的社会组织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等,应加强自我监督,谋求高质量服务。
建立多方协同治理体系。体育课后服务应依据“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理念,凝练出多方协同治理的具体方针和实施路径,加强对服务质量监管。
搭建网络管理平台。搭建连接“家校社”的体育课后服务网络管理平台,集聚相关课程、发布供需信息、加强交流互动、开展深入探讨等,以数字资源为媒介,实现对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智能化管理。
(作者均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


规范体育俱乐部进校园
激发体教融合新活力    
裴学萍 胡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国家层面已出台多项文件鼓励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其中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等7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指出,“教育部门应健全学校与社会体育俱乐部的沟通合作机制,深化体教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主动引入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参与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提供体育课后服务等工作,一定程度弥补了学校高技能水平体育师资缺口,更好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需求,促进了体教融合。与此同时,“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仍存在引入的体育俱乐部质量参差不齐、引入后监督管理不力、教练员以体育人能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应着重从把好入口关、加强入校后监管、提升教练员育人水平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激发体教融合新活力。

( 11月3日,新田县城东中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民族舞蹈。刘贵雄 陈冬艳 摄影报道)
把好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入口关。一是成立工作组织。应由地方教育局牵头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市、县(区)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工作组织,对体育俱乐部的资质、信用、师资、场地、服务等状况开展综合评价,从源头上保证体育俱乐部具备进入学校授课的专业水准;同时对体育俱乐部开展定期专项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确保体育俱乐部授课场地设施良好、教学专业、师德师风优良、收费规范等。二是实施公平遴选。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遴选进校园的体育俱乐部,有条件的地区可委托第三方代理招投标,无法实施招投标的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遴选。公开招标透明度高、竞争性强,不仅有利于学校甄选优质体育俱乐部,还可激发体育俱乐部规范经营、不断提升专业水准的内生动力。三是搭建网络服务平台。由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工作组织搭建网络服务平台,统一发布学校需求信息与体育俱乐部信息,便于开展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比如向社会公开各体育俱乐部资质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评估评级等信息,供学校和家长合理选择;公开体育俱乐部课程设置、教学特色等信息,激励体育俱乐部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对象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养。
加强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后的监管。一是加强课前监管。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工作组织应委派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好相关体育项目的服务支持和安全检查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明确安全责任。学校与合作的体育俱乐部应共同做好安全方案、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确保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安全。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在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从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应时常深入教学现场,以及时发现、处理、矫正教学工作中发生的偏差及师德师风问题。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在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网络服务平台下设立监管子平台,方便各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公众反馈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体育俱乐部构建良好的内部监管机制,确保进校园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后的育人水平。一是加强以体育人理念与能力培育。邀请相关专家教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进校园教练员宣讲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让教练员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体育是“五育并举”之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时代命题有清晰认知,从而进一步端正育人态度,积极挖掘学校体育科学内涵及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二是增强入校教练员自我提升的动力。各地教育局可定期组织入校教练员育人大赛,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给予奖励,并将比赛结果纳入教练员绩效管理、星级教练评选、俱乐部评级指标,督促教练员积极主动提升教学技能和育人成效。
(作者分别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体育教育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