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022-04-02 10:19:46 [作者:陆娅楠] [责编:熊星]
字体:【
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如何引导优质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如何深化体卫融合,让“运动是良医”成为社会共识?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3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意见》提出8方面29条政策措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134.3%、71.2%和65.1%。
“这些年,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空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总体看,我们与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距离。
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见》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政府提供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社会力量提供的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
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完成预期目标,要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
《意见》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推动体育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沿太行山和京杭大运河、西安至成都、青藏公路打造“三纵”,沿丝绸之路、318国道、长江、黄河沿线打造“四横”,构建户外运动“三纵四横”的空间布局;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
李建明介绍,“十四五”期间计划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在全国推动建设2000个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完成5000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
让人口成为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近些年,人民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日渐高涨,城市里“一场难求”与郊区、农村设施闲置并存的情况也日益明显。
“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介绍,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引导地方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人口多、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布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当前一些城市、农村的常住人口在流出,这些地方往往具有发展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条件。欧晓理表示,将引导这些地方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支持打造一批亲近自然、集约高效的户外运动设施,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我们将编制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让人民群众在祖国锦绣山河中,享受户外运动的精彩。”赵辰昕说。
拓展全民健身的群众基础
推动全民健身,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怎么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全龄友好,为各群体提供便利。《意见》提出,建立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培养未成年人参与体育项目兴趣。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老年人使用场地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帮扶,解决老年人运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问题。营造无障碍体育环境,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便利。
从小抓起,培养终身运动者。《意见》要求,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让每个青少年较好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郝风林介绍,截至2020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92.8%。“下一步,将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
发挥工会作用,提高职工参与度。《意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鼓励工会每年组织各类健身活动,并将此纳入工会考核内容。鼓励按照《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
“《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激发职工参与全民健身,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全国总工会财务部负责人李颖敏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31日 02 版)